都讲怎么走快, 只有李书福在讲中国汽车“怎么走对”
全文共1089字,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
说起中国汽车圈, 这两年可真是热闹得很. 各家车企都在拼命讲速度、讲规模、讲市场份额 , 仿佛谁跑得慢就要被时代抛弃似的. 可就在这样的氛围里, 吉利的李书福却在重庆论坛上说了些不太一样的话.
他没有炫耀销量数字, 也没有吹嘘技术领先, 而是在讲一个很朴素但很重要的道理: 中国汽车工业该怎么走对路 。
在速度至上的年代, 谈论" 走对" 显得另类
现在这个时代, 谁还愿意听这种" 老生常谈"? 大家都在忙着发布新车、抢占市场、追逐热点, 李书福却在台上认认真真地说安全、说环保、说合规经营. **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长辈在教育年轻人要脚踏实地? **
可仔细想想, 这话还真不是没道理.
你看现在的汽车市场, 新品牌如雨后春笋, 各种概念层出不穷, 但真正能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却不见得多了多少 . 电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, 智能驾驶翻车新闻也不少见, 这些问题背后折射的, 不正是李书福所担心的" 走快不走对" 吗?
安全这件事, 真的不能走捷径
李书福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一点: 安全是电动汽车必须要做到的基本品质 . 这话说得很直白, 但想想现在市场上那些为了续航、为了成本而在安全上打折扣的做法, 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了.
做汽车和做其他消费品不一样, 出了问题可能真的要出人命的 . 前几年那些电动车自燃事件, 哪一起不是让整个行业都跟着紧张? 可即便如此, 还是有企业在安全标准上动歪脑筋.
吉利这些年在安全技术上的投入确实不小, 从传统的碰撞安全到现在的电池安全、网络安全, 他们似乎真的把安全当成了第一要务 . 这种做法在追求快速迭代的新能源时代, 显得有点" 笨拙", 但长远来看, 可能才是正确的选择.
环保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
除了安全, 李书福还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. 在当下这个时代, 环保已经不是加分项, 而是必答题了 .
说起来,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, 确实该好好想想环境责任的问题了. 不能只想着把车卖出去, 还得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. 从材料选择到生产过程, 从使用阶段到报废回收, 每个环节都藏着学问 .
吉利在甲醇汽车上的坚持, 虽然在纯电大潮中显得有些" 逆流", 但从能源多元化的角度看, 这种探索还是有价值的. 至少他们在认真思考除了纯电动之外的其他清洁能源路径 .
合规经营听起来无聊, 但很重要
李书福还特别强调了一点: 所有车企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, 在法律框架内公平竞争 . 这话放在平时可能没人在意, 但放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, 就有些意味深长了.
最近几年, 汽车圈的竞争确实有些过火. 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, 营销手段也是花样百出, 有些做法确实让人看着不太舒服 . 互相攻击、恶意竞争的事情时有发生, 这种氛围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其实是有害的.
真正的强者应该是在公平竞争中胜出, 而不是靠耍小聪明或者钻空子 . 李书福提到的" 相互尊重、相互监督", 虽然听起来有些理想化, 但确实是行业健康发展需要的.
慢一点, 可能走得更远
**在这个什么都要快的时代, 李书福的这些话确实显得有些" 不合时宜" ** . 但仔细想想,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, 确实到了该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了.
我们的产销量已经是全球第一, 我们的新能源技术也在某些领域领先世界, **但我们真的准备好承担起汽车强国的责任了吗? **
技术实力是一方面, 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和责任感. 如果只是追求规模和速度, 而忽略了安全、环保、合规这些基本要求, 那我们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汽车大国, 而不是汽车强国 .
李书福这些年一直在强调" 打基础、练内功", 虽然听起来不够刺激, 但可能才是正确的路径. 毕竟, 走得快不如走得稳, 走得稳不如走得对 .
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 能有人愿意站出来讲这些" 老实话", 其实挺难得的. 希望更多的车企能够听进去这些建议, 让中国汽车工业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.
上一篇: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
下一篇:没有了